闪爵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闪爵小说网 > 状元夫君白眼狼,婆母说去父留子 > 第147章 哼,朕的女婿蔫坏蔫坏

第147章 哼,朕的女婿蔫坏蔫坏

“失了君心,她苦心经营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。”

张贵妃感叹:“在那个位置坐久了,她以为真凭自己坐上去的。”

“倒忘了她是靠什么上位。”

皇姐带林琅入宫,想拿下往宫中供应蜀锦生意,母妃便通过这个细节,看清了皇后母族谢家再难起复。

聪慧如沉柔嘉,虽看不透此事端倪,也隐约猜到了此中利益关系。

她问张贵妃:“那母妃可要乘胜追击?”

“念及你皇姐生母恩情,本宫从来不曾觊觎那个位置,你父皇若愿给予本宫及张家一份尊荣,那本宫受着就是。”

“他不给,那就是有些东西本不属于张家。”

“知道你皇姐生母在皇上心里位置无人可替,谢清柔有心替三皇子谋划那个位置,本宫让你二哥去江南游学,便是为避开这宫中争端。”

“可她谢清柔动了你,动了本宫的命根子。

张贵妃看向沉柔嘉:“嘉儿,自琼林宴你父皇赐婚,你我母女早身入局中。”

“或是更早之前,从你外祖父受柳长庚所托,举荐你姐夫裴书珩入国子监,本宫及你外祖父一家,早成了皇后谢国公府的眼中钉。”

“如此,才有了锦心撺掇你,去太和殿,以及琼林宴你父皇赐婚一事。”

“你皇姐举荐林琅供应蜀锦入宫,本宫既已答应从中周旋,此举是从皇后及谢家嘴里夺下一块肉。”

“如此,不争也得争了!”

“一入宫门似海深,身在局中,又如何置身事外?”

“那便只能争一争了!”

张贵妃颇为兴味道:“刀不砍自个身上哪知道疼?她既动本宫的眼珠子,那本宫顺势而为,动一动她的眼珠子又何妨?”

谢国公府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。

老夫人寿宴当日,国公府吃了个天大的闷亏,最终以国公府被人嘲笑,还有皇后被禁足宫中凤鸾殿落下帷幕。

国公府又岂会不反击?

因接连两期邸报,刊登了海外粮种一事,朝中弹劾裴书珩的折子像雪片般飞到御前。

皇帝沉景琮下朝后将他和陈大人召到御书房,翻着案桌上弹劾裴书珩的折子,悄悄在打量进得御书房的他。

国公府寿宴上发生之事,宫中这几日起了风言风语,说是长宁侯与皇后于暗中有勾结。

打量着不亢不卑与陈大人进得御书房的裴书珩,沉景琮以为,他的鸾儿被裴书珩这小子给带坏了。

这小子蔫坏蔫坏。

别以他不知道,随着皇后被禁足凤鸾殿,宫中起的流言蜚语,全是拜眼前这小子所赐。

他堂堂帝王之尊,若坊间传出皇后与朝臣有首尾一事,脸面往哪儿搁?

必将颜面不存!

偏这小子在鸾儿去国公府赴宴前,要鸾儿揪准皇后命脉动手,还歪打正着了!

好在,此事终归平息下去。

因此看着随陈大人入得御书房的裴书珩,皇帝没好气道:“裴爱卿可知,谢国公府寿宴,长宁侯涉嫌纵火一案,今日已由京兆府大理寺审理并结案。”

“微臣不知!”

裴书珩中规中矩见礼,一副老实女婿的样子。

有八百个心眼子!

看你小子装到何时?

皇帝冷哼一声:“今日有大夫出堂作证,说是长宁侯庶女赵静姝心悦裴爱卿,侯府将她嫁予忠勇伯当续弦一事,让她深受刺激犯下癫狂症。”

“大夫呈上脉案,说她在伯府时早已神志不清,成日胡言乱语。”

“还有谢国公府也查到了纵火真凶,原是国公府一个冲撞过皇后的婆子,被罚去倒夜香怀恨在心,想要纵火烧死朕的皇后。”

“对此,你怎么看?”

他与鸾儿,本也不打算用此事扳倒皇后及谢国公府。

毕竟当朝皇帝被戴了帽子一事,不可公之于众。

身为男子,裴书珩自是懂皇帝。

他给了皇帝一个你高兴的眼神,然后毕恭毕敬道:“陛下,微臣冤枉。”

“微臣心内只有娘子一人,从不曾与长宁侯庶女有过任何首尾。”

“想来长宁侯庶女赵静姝能干出榜下捉婿之事,在嫁入忠勇伯府前,已犯下癫狂症。”

呵!

害他差点成为本朝戴帽子第一人。

在背后使绊子,装得还挺无辜。

裴书珩滴水不漏,皇帝有的是法子治他。

他冷嗤一声。

“朝廷弹劾邸报司泄漏朝廷机密,言你有通敌之嫌,你又如何看?”

裴书珩不亢不卑道:“朝廷每期邸报刊出前,都有经内阁审核,呈于陛下过目。”

“敢问陛下,朝臣弹劾微臣的折子,可有点出是何处泄漏的朝廷机密?”

皇帝让费公公,将御案上弹劾裴书珩的折子,递给他和陈大人过目。

这些折子,又以翰林院修撰谢怀庚所上折奏最为显眼。

折子洋洋洒洒陈述了将京郊试验田数据公布于邸报上,固然可以尽快推行海外粮种种植,改善大胤朝粮食危机以及应对灾情能力。

但同样,也将为朝廷安危带来极大的隐患。

因朝廷邸报每期刊出后,会于坊间发售,也会经朝廷之手,传于各州府。

那么海外粮种能解决粮灾危机一事,便有了泄漏出去,落于敌寇之手的风险。

如此等于说是在给蛮族邻国递刀子。

待蛮族诸邻国,从刊售于坊间的邸报寻得海外粮种,解决粮食危机,将马匹养得膘肥体壮之际,便是他们举全族之力,大举南侵之时。

因此朝臣们于折奏弹劾裴书珩,为留任京中将粮种公布于邸报刊售之举,给敌国递刀子让敌国能粮食丰盈的行为,与通敌无异。

此举非但无功,极有可能会让大胤陷于战乱中。

“无辜之谈,一派胡言乱语!”

裴书珩看着折子上奏的内容陷入沉思时,陈大人义愤填膺:“陛下,臣以为此篇奏折看似合理,实则是无稽之谈。”

“纵使邸报司不将京郊试验田及司农寺收集的数据公之于众,待试验田的粮食种出来,再将粮种分发于各州府,敌国照样可以派探子入我大胤国收集粮种数据,种植商队自海外获得的粮种。”

“既粮种之事迟早瞒不住,如何就成了驸马有泄密通敌之嫌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