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——!”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床榻上原本力竭昏厥的殷夫人竟强撑着一口气,挣扎着滚下床来,用尽全身力气扑到灵珠身前,将他紧紧护在怀里
“儿子别怕,娘在,娘在呢。娘绝不会让人伤害你丝毫!”
她感受到怀中孩子身体的颤斗和低声的呜咽,既心疼又害怕,身为母亲的本能让她爆发出惊人的力量。
李靖眼疾手快,在剑锋即将触及殷夫人的刹那,左手迅速击打在右手手腕上。
“当啷”一声,宝剑应声落地。
“夫人!他是妖孽,你糊涂啊!”李靖又急又气,生怕虚弱的妻子再有闪失。
若非他眼疾手快殷夫人在那一剑下焉能还有活路?
“不!”殷夫人抬起头,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坚定,声音因虚弱而嘶哑但坚定无比,“不管他是什么,只要是从老娘肚子里出来的,便是我的儿子,也是你李靖的儿子!
你李靖不认,那老娘就一个人养他!谁想动我儿,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!”
她的话语掷地有声,声声嘶嚎更是将她护犊子的刚烈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瞧见妻子如此决绝,再看看她怀中那个因为母亲庇护而稍稍停止哭泣,正用一双清澈又委屈的大眼望着自己的孩子,李靖的心防彻底崩溃了。
他长叹一声,这声叹息中充满了无奈、疲惫。
他弯腰扶起殷夫人,目光扫过一众窃窃私语的家将仆妇,声音沉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
“够了!”他环视众人,“今日之事,到此为止!此子……既然降生在我李府,便是我李靖的骨血。
我李靖在此向诸位保证,只要我李靖一息尚存,必将此子严加管束,绝不让他祸害陈塘关百姓一分一毫!”
他顿了顿,目光决绝,一字一句地立下重誓:“若……若终有一日,此子酿成大错,危及百姓,我李靖……愿自裁以谢天下,以命相赔!”
总兵一诺,重如泰山。
见李靖已将话说到这个份上,更是立下如此重誓。
众人面面相觑,虽心中仍有恐惧,却也不好再行逼迫,只得悻悻散去,只是看向那孩童的目光,依旧充满了疏远与忌惮。
殷夫人紧紧抱着怀中的孩子,泪水终于滑落,滴在孩子脸上。
小灵珠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悲伤与温暖,伸出小手,笨拙地想要替她擦去眼泪,小声地又唤了一声:
“娘……”
这一声,让殷夫人的心彻底融化,也将李靖心中最后一丝尤豫击碎。
而高天之上,隐去身形的太乙真人看着下方这母子情深、父立重誓的一幕,非但没有丝毫动容,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。
“人性真是脆弱又可笑的牵绊。李靖你的保证,在本仙眼中,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废纸。如今这怨恨猜忌的种子,已然种下,只待它生根发芽,结出我阐教所需的杀戮之果。”
言罢,太乙真人身形一晃,化作一道清光,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李府内院中,仿佛他一直都在。
他手持拂尘,面容慈祥,仙风道骨,周身缭绕着纯净的玉清仙光,与方才在云端那冷漠算计的模样判若两人。
他的出现无疑令惊魂未定的李靖夫妇感受到一股祥和之气。
李靖最先反应过来,他虽未见过太乙真人,但观其气象,知其必是得道真仙。
李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:“在下陈塘关总兵李靖,不知仙长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还望恕罪。”
殷夫人也紧紧抱着孩子,警剔的眼神望向这位突然出现的仙人。
太乙真人微微一笑,拂尘轻扫,一股温和的力量将李靖扶起:
“李总兵不必多礼。贫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,今日特为此子而来。”
他的目光落在殷夫人怀中的孩童身上。
李靖心中一动,联想到孩子出生的异象,急忙问道:“仙长识得此子?他……他究竟是何来历?”
太乙真人颔首,道出早已备好说辞:“此子非凡间俗物,乃灵珠子转世,秉天地清气而生,承天命入你李家,与你们有一段父母之缘。”
他略去了元始天尊的布局与让灵珠子替自己渡劫的私心,只强调这些空虚、高调但实用的光环:“此子生而不凡,故有三年怀胎、肉球化形的异象。非但是妖孽,实乃仙胎。”
这话如同定心丸,让李靖和殷夫人长长松了口气,尤其是殷夫人,紧张抱着孩子的手臂松了下去,眼中泪光闪铄,是喜悦与后怕。
“然,”太乙真人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严肃,“灵珠转世,虽具仙根,却亦承天地杀劫之气。
若不加以引导,恐其神力失控,非但不能造福,反遗祸苍生。”
李靖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,想起自己方才立下的重誓,连忙躬身恳求:“恳请仙长慈悲,为李某指点迷津!”
太乙真人要的正是这句话,他顺水推舟,目光落在孩童身上,带着一种温和实则不容拒绝的仙威:“此子与贫道亦有一场师徒缘。今日贫道便收他为徒,引其入正道,授其仙法,待其修成,亦可保你陈塘关一方平安。李总兵,殷夫人,意下如何?”
李靖与殷夫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与感激。
有这位上仙亲自收徒教导,既是孩子的造化,也解了他们的心头大患,更是对陈塘关百姓有了交代。
李靖当即躬身拜谢:“蒙仙长不弃,肯收李某劣子,李靖感激不尽!”
太乙真人满意地点点头,又看向那孩童,沉吟片刻,道:“此子既入凡尘,当前尘尽忘,当有凡间名姓。他出生非同寻常,排行第三,就取名哪咤吧。”
“哪咤……”殷夫人轻声念着这个名字,怀中的孩子似乎也有所感应,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。
太乙真人又道:“哪咤初生,灵体未固,贫道今日便赐下几件法宝,一则护身,二则随他成长,日后便于修行。”
说罢,他袖袍一拂,三道宝光飞出:
一为金光闪闪的乾坤圈,寓意乾坤在手,可大可小,妙用无穷;
一为赤霞流转的混天绫,其形如缎,其质非帛,能缚万物,能护其身;
还有一对形制奇特的金轮,名为风火轮。
这些后天法宝环绕在哪咤周身,宝光流转,与他气息相合,更添几分神异。
“你们暂且好生抚养哪咤。”
太乙真人瞧着被宝光吸引,暂时忘却恐惧、伸出小手试图触碰乾坤圈的哪咤,对李靖夫妇嘱咐道,“待其年岁稍长,心性初定,贫道自会前来引他入山修行。在此期间,定要好生约束勿让其神力外泄,惊扰凡人。”
交代完毕,太乙真人不再停留,化作一道清光离去,仿佛从未出现,只留下李靖一家三口。
李靖望着得到仙人认可、赐予名姓和法宝的三儿子,眼神复杂,既有为人父的欣慰,更有身为总兵的责任与隐忧。
真如仙人所言,哪咤仙根不凡,身具神力,这小小的陈塘关真得能护他平安成长吗?
殷夫人则紧紧抱着哪咤,感受着怀中调皮的孩子,内心充满了庆幸与为人母的喜悦。
而哪咤正好奇把玩着悬浮在眼前的乾坤圈,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以及那位看似慈祥、实则将他视为棋子的师父,尚一无所知。
阐教的局,已悄然布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