闪爵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闪爵小说网 > 魂穿大唐: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> 第495章 王玄策自荐西行

第495章 王玄策自荐西行

高句丽被攻打以后,泉盖苏文也认清了事实,知道大唐不是自己可以招惹的,第一时间派遣使臣入唐朝贡,以示两国修好。

可高句丽使者自觉高人一等,入了长安城就不停的思密达思密达的脏话不断。

巧合间撞上了杨晨,听到那口中一句句的污言秽语,杨晨岂能忍得?直接现场翻译,大唐百姓也是有血性的,直接将高句丽使者围殴一顿。

若不是鸿胪寺官员抵达及时,十几位高句丽使者怕是会被活活打死。

李世民得知后大怒,再一次将高句丽使者与朝贡的金银珠宝扔出了皇宫,直接下令由李绩统军,牛劲达为副将,再次攻打高句丽。

海船本就比陆路快,高句丽使者被打,又在鸿胪寺养伤一个月,等他们回到高句丽之时,唐军已经攻下大半城池。

泉盖苏文派其子嗣亲自到了李绩帐前,得知高句丽使者所行气的火冒三丈,让他们讨好大唐争取休养生息的机会,他们能闯出这般弥天大祸。

泉盖苏文当即让长子携十倍于之前的财物,前往大唐认罪。

李绩攻打高句丽之前就得到了李世民的指令,此次出征并不是为了攻下高句丽,本就是为了更大的利益。

十万大军的棉服可不是那么容易准备的,如今的棉服价格想要武装十万大军,即便是李世民也做不到。

看到了高句丽的诚意,李绩带着泉盖苏文长子泉南笙上了海船,一同回京。

泉南笙上了万人海船大受震撼,这般海船,就是东瀛也是没有。

泉南笙入京,鸿胪寺精通高句丽语的使臣卧床不起,满朝文武第一时间想起了驸马杨晨。

“陛下,驸马精通高句丽语,不如让驸马前来担任翻译。”

此乃国事,杨晨自然无法推诿,再一次踏入朝堂。

“唐皇陛下,之前的使臣行那般之事乃是他们的个人行为,高句丽王已经认清错误,愿成为大唐附属国,特携赔罪礼奉上,此乃礼物明细。”

杨晨拿过册子,一个个的翻译,听的李世民呼吸都粗重了几分。

里面五成宝物竟然是大唐之前各个朝代的名画、字一类,可见泉盖苏文之用心,已是摸清了李世民的喜好。

李世民当即大度表示接受了高句丽的示好,下令让泉盖苏文协助新罗修复战后的家园。

朝臣都知道李世民此举,是为了再吃一份新罗的朝贡好处,不过也在情理之中,毕竟出兵高句丽,可是打着援助附属国的名义。

身为附属国,得到保护,意思意思也在情理之中。

东侧已经尽数被打服,偶尔前往大唐边境掳掠的东瀛也偃旗息鼓,不敢跨过雷池一步。

他们也就打着大唐没有海船才敢连年掳掠,大唐万人海船两次征伐高句丽,东瀛自是得到了风声,自是不敢触怒龙须。

翌日早朝,王玄策出列道:“陛下,如今四海宾服。可西域仍有动荡,臣愿出使,为大唐商陆扫平障碍。”

如今大唐内部天丝云锦、香水,已经进入饱和期,虽然赚钱,可没有之前那么财源滚滚。

李世民得到长乐县的掌控权之后便将目光看向了西域,西域琉璃总能在大唐带走大量财富,李世民也想将流出去财富引回。

天丝云锦、香水、瓷器,就成了李世民掳掠西域财富的利器,可西域山高皇帝远,大唐的威慑不及周边邻国,出使西域自然就成了当下最入李世民心坎的事情。

王玄策提出此事,顿时引得一众朝臣的羡慕,暗恨自己为何没有想到。

王玄策提出此事,即便没有参与出使,这功劳都是走之不掉。

李世民面含微笑看着王玄策笑道:“你且说说你的出使路线。”

王玄策笑道:“臣没有什么计划,只是沿着张赛出使之丝绸之路再行一遍,顺便去看看玄奘法师取经遇到的重重险阻,前往天竺看一看佛教起源之地。”

诸大臣皆是一惊,史书虽没有明确记载丝绸之路的尽头是天竺,可天竺一定是其中重要的一站。

王玄策此言可谓是牢牢拿捏住了李世民,不管是汉时的丝绸之路,还是玄奘法师求取真经的天竺,都定在李世民心中分量极重。

李世民思索一番后笑道:“那好,王玄策为正使,可有精通西域语言的鸿胪寺官员?”

“陛下,臣精通西域部分地区的语言。”

“蒋师仁精通西域语言,我怎不知?”一群鸿胪寺官员面面相觑,不确定蒋师仁语言的真实性。

西域前往大唐做生意的行商,大多精通唐话,故往日无需翻译。

大唐威名虽然在外,可西域毕竟偏远,也是没有来大唐纳贡之国,鸿胪寺接待西域使臣记录很少。

李世民确是毫不怀疑,不管是不是真的精通西域语言,只要敢站出来,李世民就不吝啬给其机会。

李世民没想到的是,两个使臣前往西域,竟然平息了天竺内乱,彻底打响大唐在西域的威望,进一步加强大唐与西域的往来。

王玄策出使西域没有多久,长安城内发生一件举朝震荡的大事——户部尚书高士廉逝世,享年七十三。

高士廉的逝世,代表着户部尚书位置的空缺。文官纷纷开始走动,企图坐上那个位置。

赵国公府的拜帖空前之多,长孙无忌却避而不见,不愿为任何人举荐。

如今李世民疑心极重,长孙无忌对李世民了解至极,绝不会给自己寻麻烦。

李世民虽未开口,刘洎一事还是在他们君臣之间形成了间隙,即便他表面的出发点是好的。

可他和李世民都明白,真正忌惮刘洎的不仅仅是李治对刘洎的无法掌控,还有他长孙无忌对刘洎的忌惮。

权谋出身,他自然知道刘洎未来多么可怕,至少长孙无忌比之不过,寻机会弄死刘洎,他长孙无忌依旧是第一权臣。

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,只能以功绩来说话,大司农刘玮自然被搬到了台前。

大唐如今的兴盛,离不开粮食、棉花的连年丰收,大司农刘玮稳居首功,所有人都觉得这户部尚书之位已经没有悬念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