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胡部长,我想去一趟津海市。”
“哦?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了?或者是觉得在专案组待着太无聊,想要出去走走看看?”
胡自强不置可否,笑着问道。
张小龙微微摇了摇头,“从我的直觉上来说,小偷应该是在津海市火车站下的车。所以,我想去那儿实地查看一下。”
“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,去看看也好。回来的时候记得报销一下差旅费。”
胡自强挥了挥手,很痛快地点头同意了。
“谢谢胡部长。”
张小龙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,自己只不过是专案组里的小角色,说太多只会让其他人觉得自己不踏实,是一个爱表现的人。
等到张小龙离开了专案组的院子,几位专家和公安干警里的精英们,纷纷摇了摇头。
大家没说什么,但意思再明显不过。
如果不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同志,他们一定会出言嘲讽几句的。
你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,虽然立过几次一等功,但那都是在辽北省偏远地区破的案子。
这儿是大城市,环境完全不同于偏远地区,人员种类太过复杂不说,交通也特别发达,每天来往京城的人太多太多。
毫不夸张地说,两三天之内,进出京城的总人数,甚至可能达到偏远地区一个县的人口总量。
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,要想抓到火车上盗窃东西的小偷,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必须要大家同心协力,进行仔细地摸排工作,然后找出蛛丝马迹,确认是谁偷走了东西,最后顺藤摸瓜,找回失窃之物。
如果只想凭借个人英雄主义,就想要抓到人,找回失窃的重要零部件,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。
胡自强把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,但也不好说什么,毕竟,大家心中有疑虑,这很正常。
他总不能以部长的身份,强压着大家相信,张小龙能破掉这案子吧?
胡自强吐出一口烟,微闭上眼睛,心中想着:张小龙同志,不论你能不能找到蛛丝马迹,
我都希望你能在这个案子里学到点东西,快点成长起来,也不枉老首长对你的一番看重。
离开公安部,张小龙回了一趟宿舍,换下身上穿着的警服,穿上了便装。
然后赶到了火车站,买了一张去津海市的车票。
津海市距离京城很近,一百多公里的路程,火车行驶两个小时便到了。
津海市火车站的规模,比京城火车站小了许多,车站里随处可见警察巡逻。
看他们身上所穿的警服,大多数都是铁路公安的同志。
除此之外,张小龙还发现了一些身穿便服的公安干警,他们虽然很谨慎小心,但还是没有逃过张小龙敏锐的眼睛。
火车站里有这么多的警力,就别指望能查到什么蛛丝马迹了。
所以,张小龙没有在火车站停留,而是径直离开了这里。
在火车上的时候,他已经想好了,按照正常途径破案的难度系数很大,耗费的时间也会很长。
只有另辟蹊径,才能事半功倍。
张小龙想到了两个办法,其中一个就是多抓几个小偷,然后从他们身上寻找蛛丝马迹。
因为,不论在哪一个城市里,小偷大多数都是有团伙的。
他还知道津海市的警察同志们,一定已经对这些团伙动手了。
但是张小龙相信,这些团伙不可能被一网打尽的,必然还会有漏网之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