闪爵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闪爵小说网 > 季汉 > 第29章 :时间紧迫

第29章 :时间紧迫

金乌西沉,日光渐暗。

军营帐中,树形的青铜灯上有火焰燃烧,映出一片光明。

关羽斜倚在榻,一手握着书卷,一手轻轻捋着垂至颌下的长髯。

帐帘揭开。

一个年轻身影走了进来

“父亲,公子已经离去,他此来是想了解军中事务,并希望父亲能借他一卷兵书。”

关羽闻言,将手中书卷放下,神情有些惊讶。

“他欲学军争之道?”

“公子问了我许多军营中的问题,又向我了解战场情况,观其姿态,确实是想学兵法。”

关平说着,又将刚才和刘毅相处时的情况细细讲了一遍。

关羽眼睛微眯。

良久。

他叹道:“昔日沉默无言,而今不仅口出惊人,还欲学军争之事,真如吾兄所言,一场徐州之变竟让此子换了个人……或许,这真是天佑汉室吧。”

“坦之,你明日可将我那两卷《吴孙子》给他送去。他若再来,可直接领到我处。你日后也可与他多多亲近。”

“唯。”

关平应了一声。

但听到关羽那句“多多亲近”时,关平脑海中却不禁想起刚才离别时刘毅看他的眼神。

总有种奇怪的感觉。

第二日上午。

刘毅在城中宅邸,见到了前来拜访的关平。

“昨日家父忙于军务,未曾与公子相见,闻公子欲学兵事,特让平前来送上《吴孙子》两卷,还望公子多加研习,并言公子若有疑惑,可再去营中。”

关平再度为关羽昨天未曾见刘毅的事做了解释,又送上兵书竹简。

刘毅见状大喜,忙躬敬的接过竹简放在案上,又转头对关平道:“毅得叔父相借兵书,定然好好研习,日夜观摩,不使叔父失望。然叔父军务繁忙,毅若常去军营怕是会造成影响。我观坦之兄已得叔父真传,军务娴熟,让毅钦佩不已,不知日后若有疑惑时,可否叼扰?”

关平怔了怔。

不过一想刘毅说的也有道理。

为父分忧,本就是他这个做儿子的责任。

且刘毅那些赞语也让关平颇为受用,他对刘毅很有好感。

关平忙拱手道:“公子若不嫌平才学浅陋,但有所问,平必竭力答之。”

“好好好,我与坦之兄真是一见如故,我这里正好有些应季的青梅,坦之兄快上榻来,吾等一边食梅,一边聊些趣事。”

刘毅说着,也不管关平回答,径直拉他往榻上走。

关平不好推却,只好和刘毅在榻上吃了些梅子,说了些话后就找了个借口告辞。

刘毅见关平有些矜持,便见好就收,一路将其送到门口。

看着关平远去的背影,他的嘴角不由微微上翘。

关羽那边,他自然会找时间去拜访,学一学关羽用兵的经验,顺带刷一波好感。

但相比关羽这个长辈,刘毅对同为一辈的关平更感兴趣。

他刚才和关平说的那些话,就是一个绝佳的借口,很快就可以用上。

走入屋中。

刘毅拿起刚才关平送来的竹简,依次打开看了看。

“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将受命于君,合军聚众,交和而舍,莫难于军争……”

“孙子曰:凡处军、相敌,绝山依谷,视生处高,战隆无登,此处山之军也……”

一卷是军争篇,一卷是行军篇。

刘毅能看懂大概,但还有许多地方不是很能理解,确实需要有人为他解惑才行。

“关羽也算是咱营中诸将里最爱学习的一个,以后学完了兵法,再去找他问问春秋,他见我这般好学,想来也会喜欢吧。”

刘毅心中自语,又不免想到了自家那个不爱学习的老父亲。

当然也不是说刘备不学习,据他所知刘备那里还有几卷《汉书》,闲遐的时候也会拿出来看看。

他对刘备不爱学习的印象,主要还是来自原身记忆里那个常唠叼“汝父不好学”的老祖母。

据老祖母说,刘备年少时曾得到同宗叔父刘元起的看重,刘元起送其子刘德然去大儒卢植手下读书,顺便也资助了老刘一起前去,给卢植当弟子。

结果刘德然回来告状,说老刘去卢植那里后,并不乐于读书,反而喜欢和人斗狗赛马,听音乐看舞蹈,还把刘元起资助的生活费拿去买了许多漂亮衣服穿。

老祖母听说这事后差点没气晕过去,说自己丈夫早死,她靠着贩履织席才把儿子养大,哪知道竟养出这种货色。

虽然刘备后来在当地混出了点名声,但老祖母每次想到这事就一肚子气,人岁数一大了就爱唠叼,常在原身面前说,久之也就留下了刘备不爱学习的印象。

不过刘毅事后去分析,觉得老刘那会儿不爱读书,反而和人整天斗狗赛马也并非全是坏事。

“至少学会了许多和人相处的手段,要只是个爱读书的书呆子,恐怕也不会同公孙瓒交好,从他那里寻得起家资本了。”

想到公孙瓒,刘毅便摇了摇头。

他一直挺好奇刘备为什么会从公孙瓒那里跳槽到陶谦手下的,曾向刘备询问过原因。

当时刘备的神色很复杂,尤豫半天后才对刘毅道:“伯圭常恃其才力,不恤百姓,所过多有侵暴。且记过忘善,常妒州里善士,多以法害之,又用庸碌者,委其大任,吾在左右无伸展之地,又恐被其嫉害。而适逢徐州遭难,陶公重之,故入徐豫之地。”

公孙瓒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身庶子的缘故,得势后并不喜欢用出身世家有才能的人,认为这些人出身高贵,不知道感恩。而喜欢擢用那些卖布牧猪的寒微之徒,认为他们虽然没有才能,但知道感恩。

时间一久,公孙瓒身边就多是小人环绕,而贤能之士远避。

刘备看不过公孙瓒的作为,与他关系渐渐疏远,最终选择了在救徐州的时候离去。

事实也证明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
从河北陆陆续续传来消息,说公孙瓒历经鲍丘大败,在和袁绍的争斗中处于下风,已经没了决胜的心志,逃回易县开筑高楼,想学昔日董卓筑郿坞,欲倚靠坚壁自守。

“看这情况,最多两三年公孙瓒就得完蛋,到时候袁绍统一河北,就会南下。”

“现在天子东迁,曹操那边肯定在想着挟天子以令诸候,等他把局势稳下来,也一定会对徐州和豫州这边动手,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”

刘毅脑海中闪过汉末的天下形势,心里生出危机感。

当然袁绍、曹操那边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对上,袁术这边却是随时都可能打过来。

“不能再等下去,说干马上就干。”

刘毅感到时间紧迫,霍然起身,往外大步行去。

他一路走到刘备在小沛城中办公的地方。

“毅儿,你行色匆忙,是有何事?”

刘备正在看军中的粮草数据,见刘毅紧抿嘴唇,一副要说大事的模样,便将手中帐簿放下,好奇的询问。

刘毅深吸一口气。

“父亲,儿欲典掌兵事,还请父亲予我一些人马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