闪爵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闪爵小说网 > 季汉 > 第54章 :我要当皇帝

第54章 :我要当皇帝

建安元年,九月底。

淮南,寿春。

一座巍峨华丽的宫殿静静的矗立在城中。

殿宇以巨木为柱,金玉为饰,其璀灿辉煌远胜长安、洛阳的残破皇宫。

这是由江淮民夫在数月间耗尽心血所修,花费了大量的淮南财富。

袁术在玉几后,面南而坐。

殿中,则坐着他的几个心腹臣子。

谋臣李业。

长史杨弘。

还有一个精通符谶的河内人张炯。

杨弘作为长史,负责文书军情,率先为袁术送上来自江东的最新消息。

“明公,殄寇将军在江东大胜,王朗败走,今会稽已被我军所据,恭喜明公又得一郡。那刘繇听闻此事,必将吓得心惊胆战,豫章早晚也会落入明公之手。”

杨弘说完江东消息,顺手拍了拍袁术马屁,把袁术听得喜笑颜开。

“好孙郎,真不负我望。”

袁术拊掌大笑,声音非常的开心。

孙策击破王朗,拿下了会稽郡,再加之之前就得到的九江、丹阳、庐江和吴郡。

扬州六郡,除了豫章还被刘繇占据外,其馀五郡都改姓袁了。

至于刘繇那个败军之将,袁术并不放在心上。

以孙策的本事,后面想打败刘繇夺取豫章,问题不大。

到了那时,他袁术便可真正的全据扬州。

想到孙策。

袁术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个大嗓门、美姿仪的青年将军。

“若使吾有子如孙郎,死复何恨也。”

袁术轻轻一叹。

他对孙策是比较喜爱的,喜爱到想给孙策当爹。

但同时,袁术也清楚孙策心里对他有所不满。

他之前曾许诺让孙策当九江太守,结果后面反悔,把这位置给了丹阳人陈纪。

后来袁术派孙策去打庐江太守陆康,并许诺只要孙策拿下庐江郡,就让孙策当太守。可等孙策攻下庐江后,袁术又把这位置给了自己的老部下刘勋。

两次许诺,两次反悔。

孙策心里肯定不舒服。

但那是以前了。

孙策现在为袁术打下大片的江东领土,袁术觉得自己不能再亏待孙策了,准备给他一个满意的官位。

至于给孙策什么官位,袁术还没想好。

因为他要先让自己往上升一升,才好给孙策封个大官。

李业见袁术笑的开心,他又早知袁术心思,便趁势开口:“孙将军在江东大胜,纪将军又在萧县猛攻刘备,依照前日来信,刘备已支撑不了多久。王朗败走,刘备夷灭,明公必将声威震于天下,万众为之俯首。臣认为,明公是时候该进一步了!”

李业说完,对旁侧的张炯使了个眼神。

张炯会意。

他站出来,笑吟吟的对袁术道:“明公之姓氏,乃出于陈。陈者,舜之后也,以土承火,以得应运之次。又有前汉武帝曾传谶语,曰汉有六七之厄,代汉者,当涂高也!”

“涂者,途也,道路也。”

“而明公名术,术者,城中大路。”

“明公字公路,公路者,众人所经之大道。”

“明公之名与字,皆合涂高之意。”

“今汉室衰落,寿将终矣,其必有代汉之人出现。明公姓氏既合五行终始之论,名字又应代汉者当涂高之谶,岂非天意哉?”

“天既有意,还请明公承此天意,为天下主!”

张炯声音有力,将五行终始学说和谶纬搬出来,把袁术说的频频点头。

杨弘在旁见李业、张炯二人连续出言,哪肯落后,忙道:“臣观传国玉玺入明公之手,即是天命之兆,还请明公顺天命,承人心,登皇帝大位!”

袁术低头,看向案几上的物件。

其方圆四寸,上纽交五龙,上一角缺。

探手拿起来。

袁术便看见玺上八字。

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

传国玉玺。

这就是自秦以来,代表了皇统传承的宝物。

袁术现在手里有传国玉玺,姓氏符合五行终始学说,名字又应当涂高之谶。

加之他如今独霸江淮,实力雄厚。

种种迹象都表明,他袁术就是那个天命所归的代汉之人。

此刻面对三个心腹的劝进,袁术没有任何推辞的意思。

毕竟他在兴平二年就召集群臣,表达了自己想当皇帝的念头,只是当时被阎象和张承怼了一顿,最终愤愤作罢。

现在袁术不能再等了。

再等,就是姑负了上天对他的期待。

代汉者,舍我其谁。

“天既让术为帝,术岂敢不遵!”

到了第二日,袁术召集手下群臣,公开说出了这个决定。

阎象大惊失色,连忙向袁术谏言,说他一旦僭号称帝,必将为天下不容。

“哼,天下若有不服者,就让他来吧!”

袁术手握玉玺,高傲的望向远方。

他袁术,就是要当皇帝!

谁来他也不怕!

这一次袁术铁了心要登帝位,当场驳回了所有人的劝谏,并定下了正式称帝的时间。

明年正月。

袁术将要在一年初始,正式称帝建国,祭祀天地。

接下来的三个月里,他将为称帝做准备,比如分封百官公卿,置皇家御用之物等等。

袁术很高兴,也很期待。

只是这个高兴劲并未持续多久,便有坏消息自北方传来。

“明公,纪将军在汳水为刘备所败!”

杨弘惊慌的送来战报。

袁术闻言大惊失色。

“我给了纪灵三万大军,那刘备才多少人,他怎么会败的?纪灵之前不是说压着刘备打吗?”

杨弘道:“纪将军本是占据优势,但那刘备之子刘毅竟率人渡过汳水烧了我军屯在南岸的粮草,还袭杀了梁将军,之后吕布又赶到萧县助阵,纪将军不是刘吕二人的对手,只能收兵退回相县。”

袁术看了眼纪灵送来的军情帛书,便狠狠砸在地上。

纪灵被刘备和吕布击破,于南岸收拢残兵溃卒,共得兵五千人。

加之李丰在杼秋的五千偏师,约剩万人左右。

三万大军出征,最终只有一万归来,折损了两万人,这完全就是一场大败。

“刘备,吕布,还有这什么刘备的儿子……”

“我要再发大军,将你们通通碾成齑粉!”

袁术牙齿咬得咔咔响,恨不得立刻发兵复仇。

杨弘见状,苦笑道:“明公,我军正在汝南屯兵以防备曹操,广陵方向也有驻军,现在能动用的兵力不多。加之纪将军新败,士气不稳,而刘吕二人正合兵一处,此时派兵进攻恐怕不是好时机。”

“且明公即将践祚,此时出兵若是再遇不利,恐会影响大事。明公不如待明年称帝后,再征发大军进攻,届时一举击灭刘备和吕布,正好借他二人立威!”

袁术眯着眼。

杨弘说得有道理。

登基称帝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大事。

现在刘备和吕布正联合在一起,实力很强,你派兵少了,多半又是败绩。

要是派兵多了,一时间又没这么多人,需要重新征募兵卒,比较麻烦。

还不如等到明年,袁术把称帝之事弄完了,再以天子的名号发大军诛灭刘备和吕布。

正好拿他们的脑袋立威,宣示自己这个新皇帝的威严。

“既然如此,那就让刘备父子和吕布再活一阵吧。”

“到了明年,朕便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天子之怒!”

“哼!”

……

沛国,萧县。

自汳水大战后,纪灵收拢残兵,与从杼秋来的李丰合军一处,退往南边的相县。

刘毅父子没有追击,只在萧县清点俘虏,休憩兵卒。

最终计算下来,这一战抓了近三千俘虏。

他们准备将这些人打乱后编入部曲中,以增强自己的兵力。

刘毅同时还密切关注着南边袁术的动向。

他虽然认为袁术这时候不太可能发兵复仇,但这种事谁也不敢做万全保证,还是得以防万一。

时间进入十月。

刘备派去觐见天子和交好曹操的孙乾回来了。

同时西边也有消息传来。

刘毅之前劝刘备派人去陈国连络刘宠,想靠着汉室宗亲的关系和陈国结为盟友。

陈国和小沛之间只隔了一个梁国,距离并不远,按正常情况使者早该回来了,可他们却一直没有接到回复。

现在终于收到了消息。

使者在梁国地界,被人给杀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